时间: 2024-05-26 18:31:05 | 作者: 产品中心
2020年家禽产业受产能增加、新冠疫情,活禽禁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市场行情表现不足,导致生产端盈利较小,甚至一度为负。那么2020年家禽业具体的生产情况如何?未来我国家禽业发展热点问题及趋势如何?针对以上问题河北畜牧网整理了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副主任颖《2020年家禽业生产形势分析与2021年展望》的报告,她分禽种详细具体的介绍了2020年家禽业的生产情况,并对禽业发展热点问题及趋势展开研讨。
2020年前三季,猪、牛、羊产量是下降的,禽肉和禽蛋的产量同比增加,牛奶的产量也是同比增加的。猪肉产量前三季度同比下降10.80%,生猪生产好于预期,重大动物疫情保持平稳,2020年10月份,生猪存栏和母猪存栏已经恢复到正常年份的90%。
通过对1980-2019年禽蛋产量和增长率对比,可总结出贸易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根据入世前与入世后年度的增长率的不同分析出入世前年均增长11.8%,入世后年均增长2.1%,禽蛋产业进入平稳发展阶段,波动幅度收窄。
通过对1985-2019年禽肉产量和增长率的对比分析总结出入世前年均增幅13.7%,入世后年均增长3.2%。禽肉产量保持增势,消费易受突发事件影响。
通过对2014年,2018年,2019年各类禽肉产量占比变动情况的分析,我们得知非瘟发生以后鸡鸭鹅肉产量均有增长,短期内白羽肉鸭增量最多,因此鸭肉占禽肉比重增加。2020年,行业由繁荣转向低迷,鸭业亏损较大,随后产能进入调整期。2020年鸭肉占比回落。
通过对上图的分析总结出,当前在鸡肉占比中,持续增加的是817小型肉鸡。非瘟发生后,817发挥其灵活的特点,鸡肉中短期内增量最多,因此占比增加多。与2014年相比较,白羽肉鸡主动和被动减少祖代更新,占比下降的同时伴随着效益改善。2019-2020年,白羽肉鸡占比上升,黄羽肉鸡占比下降。
2020年产蛋鸡平均存栏是10.7亿只,白羽肉鸡全年出栏49.20亿只,黄羽肉鸡全年出栏44.32亿只,白羽肉鸭全年出栏38.20亿只,817肉鸡全年出栏16.71亿只,淘汰蛋鸡出栏11.16亿只。
2020年家禽养殖行业总体情况,蛋鸡:种鸡存栏增加明显,雏鸡供应略有减少,在产蛋鸡存栏略高于2019年同期,鸡蛋产量增加,受存栏增加及疫情影响,商品蛋鸡饲养亏损。白羽肉鸡:种鸡存栏快速增加,雏鸡供应、毛鸡出栏增加,全产业链效益明显回落。黄羽肉鸡:种鸡规模处于高位,年内下行趋势,上半年亏损严重,下半年部分种鸡企业减少苗鸡投放,市场有所好转,但整体行情震荡起伏,仍以低迷为主。白羽肉鸭:种鸭养殖规模处于历史高位,产能严重超过标准,效益不佳。鹅、肉鸽等:供过于求,鹅业处于困难时期,肉鸽普遍亏损。2020年家禽行业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量增价减。
2020年全国新增祖代蛋雏鸡数量54.99万套,其中国产的是40.16万套,进口的为14.83万套。主要引进的品种为罗曼、伊莎、海兰、巴布考克,大多数来源于加拿大,部分海兰来自美国。国产祖代包括12个品种,所以每年更新数量庞大,远超进口品种。
2020年存栏56.72万套,同比下降5.48%。在产祖代蛋种鸡存栏连续3年下行,但仍高于实际需要的36万套,祖代向全国供种富富有余。
2019年存栏量是上升的趋势,受非洲猪瘟对蛋鸡利好的影响,带动父母代种鸡延迟淘汰。从种鸡饲养周龄来看,2019年平均为71.50周,2020年由于行情由繁荣得到低迷种鸡饲养周龄也有所降低,平均为69.92周。种鸡饲养周龄缩短与行情有关,仍然大于饲养指南的65周,使用时间延长12%。2020年全国在产父母代种鸡平均存栏1587.39万套,同比增加4.72%,由于商品代雏鸡需求减少,5月开始,在产父母代蛋种鸡存栏震荡下行。
近年来,祖代种鸡企业减少父母代雏鸡比例,重点发展自己的商雏市场。2020年,雏鸡价格平均为3.29元/只 ,同比下降15.64%,成本2.47元/只,综合看来在成本线以上。父母代种鸡整体盈利。2020年商雏鸡的亏损主要出现于2-3月份和9-11月。低于成本销售的企业逐渐增加,价格离散度更大。
2018年全国在产蛋鸡存栏10.10亿只,同比下降6.39%,2019年稳步上升,同比上升3.56%。全年存栏10.47亿只,相对平稳。2020年平均存栏10.70亿只,同比增加2.20%,年内波动较大。
通过对主产省鸡蛋价格分析得出,最近一个周期 高点是2019年第38周9月中旬,主产省鸡蛋价格达到12.50元/千克,达到顶峰,之后逐周下降,谷底是2020年年中,27、28周,主产省鸡蛋价格降到了5.94元/千克,降幅52.48%, 7月价格突然上涨,随后进入了一个波动状态。2020年平均鸡蛋价格7.37元/千克,同比下降16.54%。
商品蛋鸡效益综合分析,2018年只鸡盈利27.32元,2019年只鸡盈利43.91元,同比增加60.72%。2020年只鸡亏损1.03元,同比下降102.35%。分析其原因有一下几方面,一是新冠疫情冲击,就业减少,购买力下降;二是在产蛋鸡存栏增加2.20%;鸡蛋产量增加1.48%,供给偏宽松;三是非洲猪瘟对禽业拉动效应减弱;四是饲料价格持续上涨,每斤蛋的成本增加,因此供大于求,导致亏损。
2020年在产蛋鸡存栏在普遍提前淘汰的基础上缓慢上升,玉米价格大大增加,饲料成本上升,选择替换一部分玉米的情况下,料蛋比上升。在产蛋鸡存栏多于10亿只,鸡蛋供过于求。2020年是蛋鸡饲养“小年”,效益不佳。
2021年在产父母代种鸡存栏比2020年有所下降。雏鸡供应能力充足。对产蛋鸡存栏影响最为直接的是效益,体现在淘鸡日龄。预计2021年产蛋鸡存栏相较于2020年持平或略增。受宏观经济压力和饲料涨价影响,商品蛋鸡依然是“小年”。
2020年,祖代更新100.28万套,另有强制换羽18.75万套。祖代企业新增4家,目前有祖代企业18家。
通过对上图的分析总结,我们了解到AA仍为白羽肉鸡 “第一品种”,占比趋于下降;罗斯占比减少;哈伯德占比波动较大;科宝仍然受欢迎,在国内饲养曾祖代,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投入使用且更新数量扩大。把祖代雏鸡分为引进品种和国内自繁品种,自繁占比由2019年的14.10%提高至2020年的27.15%。
2020年祖代总的存栏同比增加17.16%,其中后备栏同比增加0.63%,在产存栏同比增加29.11%,2020年祖代存栏规模与2014年大体相当。
对于白羽肉鸡产业链而言比较关注的指标是父母代白羽肉雏鸡年销售量,通过分析2009-2020年全国父母代白羽肉雏鸡年销售量的数据可将这十几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2009-2013年产能扩张,过剩产能聚集阶段;第二,2014-2017年内在外在调整,过剩产能出清阶段;第三,2018—2019年产能处于低位,偶发非瘟因素,白羽肉鸡产业链处于效益好阶段;第四,2020年产能扩张阶段。因此,从根本上决定产业链效益的是产能规模。
2020年,父母代总存栏同比增加18.09%,其中后备存栏同比增加28.39%,在产存栏同比增加11.52%。父母代存栏处于历史高位并且将继续走高。
雏鸡、毛鸡、鸡肉价格的价格是有关联性的。2020年,雏鸡均价2.45元/只,同比下降63.92%;毛鸡均价7.53/千克,同比下降23.58%;鸡肉均价10.28元/千克,同比下降14.99%。究其原因,由于雏苗供给宽松,价格下降,雏鸡价格是促使毛鸡、鸡肉价格变动的主要因素。
通过对白羽肉鸡产业链主要指标的分析,总结得出2020年白羽肉鸡量增价减,分析其原因是玉米涨价抬高成本,进口压低鸡肉价格,白羽肉鸡产业产能增加,鸡肉替代猪肉效益减弱,宏观经济受疫情冲击。大型一条龙企业效益同比2019年有所降低但仍保持较好的盈利。因为一条龙企业技术进步,饲养费用不断降低,增加熟调比例,增加产品附加值。
疫情对2020年祖代更新数量的影响有限。受疫情影响实际减少引种1.4万套,由3-4月推迟的引种计划在6月底前完成。2020年上半年,从新西兰引种费用增加,2020年7月从美国引进祖代已经到场。国内自繁的祖代对保障种源起到积极作用。
种鸡存栏已经处于高位,高存栏将延续至2021年。由于2019年祖代更新大幅度的增加,2020-2021年白羽肉鸡产业链产能呈增加态势,可供应的雏鸡数量增加。同时考虑到肉类进口大幅增加,产业面临产能过剩和市场风险。
黄羽肉鸡的品类非常的丰富,按照出栏日龄可以分为快、中、慢三个类型。快速型指的是65天以内出栏,目前占比33.50%-30.32%;中速型指的是65-95天以内出栏,占比26.50%-24.02%;慢速型指的是95天以上出栏,占比40.00%-45.65%。
用五年的数据做一个比较发现快、中速型的占比是减小的,最有代表性的慢速型是在增加的。
2020年全国在产祖代黄羽肉种鸡平均存栏量153.43万套,同比增加4.66%,该存栏水平为历史最高。
2020年全国在产父母代黄羽肉种鸡年平均存栏量4302.38万套,同比增加4.35%,为历史最高水平。
2019年效益非常好,种鸡产能充分发挥,种鸡利用率达到很高水平。2020年种鸡利用率明显下降。根据现有种鸡规模,结合实际监测的种鸡产能测算,行业在未来一年依然有能力向社会提供商品代雏鸡60亿只以上,供给能力充足。
2020年,监测企业父母代雏鸡供应量同比下降7.40%,主要是2020年9月份以后,下游市场低迷,雏鸡供应出现持续的大幅减少。
2020年监测企业商品代雏鸡销售量同比下降9.78%,尤其是2月份和四季度减幅较大。2020年,商品代雏鸡销售价格各月波动较大,平均为1.95元/只,其成本价为1.83元/只,同比下降39.87%。根据分析得出商品代雏鸡盈利的月份有1、3、4、9,亏损的月份有2、5、6、10-12月份,7-8月份保本。
2020年毛鸡销售均价为13.45元/千克,同比下降19.40%,其成本价为13.95元/千克,每只鸡亏损0.93元,按照每只鸡出栏体重1.86千克测算。全年价格整体来看以低迷为主,下半年略有盈余。
近年来,黄羽肉鸡祖代及父母代种鸡存栏量增加趋势明显,2020上半年持续增加,种鸡规模创历史最高水平,下半年为过剩产能的调整阶段,整体仍充足。
种鸡利用率下降,在种鸡量增加情况下,苗鸡投放量不增反减,回应市场低迷需求。据调研了解,两广新进企业增量较大,产品产量有所增加;而两广外的其他地区,其产量普遍大幅减少,综合判断,全年产品产量稳中略减。
在“产能过剩”,“新冠疫情”,“生猪反弹”,“活禽管制”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之下,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业内对未来1-2年内的黄羽肉鸡市场行情普遍看衰。
2020年商品代鸡苗的外销价格0.98/只,其成本价是1.00元/只,同比下降34.60%。全年大部分时间鸡苗销售均为亏损状态,仅第一季度价格效益相对较好。
2020年817肉鸡毛鸡外销价格8.20元/千克,其成本价为8.80元/千克,同比下降14.19%。全年每只鸡亏损0.9元,按每只鸡体重1.5千克测算。
2020年,817肉鸡总体生产形势为数量多、价格低、效益差。国庆节后,毛鸡出栏量趋于稳定,但终端消费需求疲软,价格上涨空间受限。817主产区活跃着一些“经纪人”。在“期货(817雏苗)”和“活珠子(孵化13-14日胚胎蛋)”等因素影响下,817上孵积极性不减,去产能效果可能不会太理想,一段时间内仍面临较大市场压力。817肉鸡适合屠宰加工,长期看具有市场潜力和发展空间。
2020年,我国祖代在产白羽肉鸭平均存栏量约为39.5万套,比2019年减少了19.76%。其中,国外引进品种3.37万套,占祖代白羽肉种鸭存栏总量 的7.5%,国内自有品种41.56万套,占祖代白羽肉种鸭存栏总量 的92.5%。
2019年非洲猪瘟带动父母代苗价持续高位运行,祖代场调整生产,存栏量大幅增加,产能严重过剩。2020年受疫情冲击,行情低迷,存栏量缩减,但总量仍然比较大,种鸭养殖户全年处于亏损状态,随着第三季度的种鸭养殖规模缩减,行情短期转好,随着疫情反复导致消费放缓,行情难有起色。
2019年,鸭肉产品销售市场活跃,鸭苗供不应求。父母代种鸭的养殖利润高,父母代种雏产量、销量双增。父母代种鸭存栏于2020年1月份达到顶峰。随着新冠疫情的爆发,市场需求减少,行情转差,种鸭存栏量受市场调节,但规模缩减缓慢,第三季度种鸭养殖企业资金压力大,减量速度加快,但随着疫情反复,鸭业整体行情有陷入低迷。
2020年全国商品代肉鸭出栏量约为38.2亿只,同比下降5.84%。考虑疫情期间销毁鸭苗的情况,实际 出栏量会略少于理论数值。
2020年鸭苗平均价格为1.56元/只,其成本价为2.05元/只,同比降幅为71.8%。毛鸭均价6.92元/千克,其成本价为7.00元/千克,同比降幅为15.43%。
2020年白羽肉鸭产业行情低迷的主要原因:一 种鸭从祖代到父母代整体存栏量比较大,超过市场需求量;二消费市场受疫情影响,导致市场需求减少,比如旅游、餐饮市场较长时间停滞,学习上半年长期处于停课状态,一些实体经济效益差等。三,产能扩张较大的父母代种鸭养殖企业有一定的资金积累,社会融资途径多,为避免退市产生亏损,企业负责人目前以“保稳经营”为主。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行业亏损巨大,种鸭养殖企业主动或被对产能和种鸭饲养量做了调整,行业整体规模会降低,行情自第四季度有所好转,但商品鸭养殖总量仍然很大,随着鸭产品消费受阻,年底行情又陷入低迷。
2021年行业仍然面临较大风险,建议养殖企业主动调整产能、控制存栏规模;拓展融资渠道,保证企业资金链安全;加强管理,削减不必要的支出,控制生产所带来的成本,提高利润率;全行业开拓鸭产品消费市场,扩大消费需求;提高鸭肉产品质量,确保鸭肉安全和品质的提高。
疫情初期,产业面临雏苗销售、饲料保障、毛鸡压栏等突出困难,损失惨重。随各项政策出台,形势快速好转。3月初种蛋孵化,雏苗投放基本回到正常状态。虽然产能损失一部分,但产业经历2018-2019连续两年盈利,种鸡存栏处于高位,产能在满足产业链需求之后,还有很多剩余。
家禽产业供给侧从疫情中恢复之后,由于禽产品需求减少,3-4月企业普遍面临禽产品积压,活禽价格下跌等困难,上半年肉鸡产业效益大幅缩水。我国畜牧业为14亿人民提高副食,家禽产业与国民经济与居民生活关系紧密,所以中国经济只要大盘稳,肉鸡产业乃至畜牧业就一定能永续 发展。一季度GDP同比降6.8%,二季度GDP同比增加3.2%,三季度GDP同比增长4.9%。上半年降1.6%,前三季度由负转正,同比增0.7%。
决定产业能否盈利的关键点是产能,市场规律以及近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产能控制的合理,产业就有效益,反之亏损。肉鸡产业效益缩水的最终的原因在产业内部,因此产能调控是重要任务之一,行业需时刻警惕产能过剩,用“提质增效”取代旧有的“数量扩张”发展思路。
非洲猪瘟发生后,2019年猪肉占肉类比重55.6%,1年下降7.1个百分点。然而代替猪肉占比增幅最大的是禽肉,短期看,非洲猪瘟加速畜产品结构调整。目前,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正在恢复。长期看,要逐步扩大禽肉,鸡肉消费。行业要长期坚持不懈加强对禽肉的科普宣传,增强社会对禽产品消费信心和消费偏好。
疫情严重时,由于黄羽肉鸡依赖活禽交易,损失比白羽肉鸡更为严重,防控常态以来,虽然南方主产区、主销区活禽交易市场开放,但很多地区对活禽的销售的政策导向体现出收紧态势。某些政府机构曾研究全国全面禁止活禽交易的可能性。全面取缔活禽交易将给黄羽肉鸡产业造成致命的打击,因此,“一刀切”式取缔活禽交易是不可取的。协会始终积极呼吁,反馈行业诉求,希望合理转变黄羽肉鸡销售及消费途径,但未来活禽交易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使得行业不得不加速转型,调整生产策略;合理控制产能,努力拓展屠宰及线上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