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座标准化羊舍列队排开,干净整洁的羊舍内,给水、投料、消毒、换风全部智能化操作,湖羊们一个个通体雪白、膘肥体壮……在全国首家数字化农场——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的常乐堡湖羊养殖基地,现代化的养殖场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不久前这里还被评为2023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
“基地是建在煤矿采空区上面的。我们以前主要吃资源饭,但现在正逐渐从‘地下开采’转为‘地上开发’,更加专注于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现代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等领域。”陕西上河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小平坚信,在财税等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企业一定会走出一条工业反哺农业的新路子。
“最近还有啥困难吗?”“最大的困难税务部门已经帮我们解决了,目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这个厂子尽快建好。”
在上河集团屠宰加工厂建设现场,面对榆林市税务局局长张毅的再次来访,执行董事李双雄一改数月前的愁容,“这一个项目是建成高标准研发中心和深加工产业链中的主要一环,对我们来说意义非凡,税务局这次可真是帮了大忙。”
说起这个屠宰厂,中间还有一段故事。2023年8月,榆林市税务部门到上河集团调研时,李双雄在讲述经营情况时,忍不住道出了“苦水”:企业在羊肉分割方面长期依赖定边、神木、盐池等外地的屠宰加工公司,致使湖羊养殖项目利润率低、附加值低。因此迫切地需要建设一个属于自己的肉羊屠宰加工厂。
看似是个小困难,但却是影响高水平发展的大问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榆林市税务部门在进行深入全面调研后,从榆阳区屠宰加工产业的基本情况、项目可行性评估、实施建议向区政府详细作了汇报。
“经过税务部门的努力,政府对这一个项目给予了充分关注和支持,将40亩煤矿采空塌陷区批给我们用作项目建设用地。”李双雄介绍说,屠宰加工厂建成后可加快优质牛羊肉流通频率,减少肉品损耗,有利于提升产品品质,达产后可实现牛羊肉产值7.5亿元,年均利润额5000万元。
榆林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其“一煤独大”的产业体系,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埋下了隐忧:经济与煤炭、石油高度关联,抗风险能力弱;煤炭采空区塌陷区面积不断增大,生态环境脆弱……因此,近年来榆林在进行能源化工行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同时,加快了工业反哺农业,积极由单一的能源经济向以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业为辅的多元经济结构转变。
几年前,榆阳区开始快速推进百万只“榆阳湖羊”全产业链基地建设,将湖羊作为发展当地特色农牧业的“拳头产业”和乡村振兴的“领头羊”。之所以选择湖羊,是因为湖羊繁殖力强、成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很适合大规模舍饲圈养。
“作为一个非公有制企业,我们要积极承接时代课题,当好高水平发展的生力军。”李小平说,“为了响应政府号召,考虑自身情况,在认真研究了国家对于养殖行业的一些财税政策后,我们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大有前途的产业。”
在能源城市大规模养羊,可能有些人不太理解。但实际上榆林拥有丰富的土地和饲草资源,具有悠久的畜牧业历史,是全国非牧区养羊的第一大市,优势非常明显。
2023年,上河集团建成了金鸡滩养殖基地,与已投入运营的常乐堡养殖基地共同组成上河湖羊养殖基地,年出栏湖羊30万只,总投资近12亿元,占地面积3000亩,成为全世界顶级规模的肉羊设施养殖基地。
虽然两个基地都建在煤矿采空区,但由于整体建筑采用平面化设计,加之基础设施采用钢结构,所以安全非常有保障,使存在沙漠化风险的土地得到高效利用。
“手机APP线上管理,实时更新数据,汇入云计算平台,所有羊舍一棚一码、羊子一耳一标,每只羊定时定量精准投喂、全程追溯。”采销部王明明用平板电脑演示完“阿里云上河智慧养羊ECO”操作界面后解释说,这个系统是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的,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的技术,实现了湖羊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数字化管理。
创新一直是上河集团的行事风格和鲜明特色,这和创始人李小平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上世纪90年代,借着国家鼓励发展民营经济的春风,李小平到宁夏煤矿工作两年后,毅然返回家乡创办了上河煤矿,投身到了煤炭资源的开发事业中。
当很多采煤企业还满足在粗放式开采时,上河煤矿就在陕西率先实施“填充开采技术”,不仅大大延长了矿井服务年限,而且提高了资源回收率,杜绝了污染物外排,实现了绿色开采。“当然这主要和国家的好政策是分不开的。”李小平坦言道。
李小平说的“好政策”是指我国从2014年12月1日起,对衰竭期煤矿开采的煤炭减征30%资源税,对充填开采置换出来的煤炭减征50%资源税,以鼓励煤炭企业提高资源回采率,保护矿区环境。目前这一政策仍在延续中。
对于煤矿享受到的税费优惠,上河集团将其投入到湖羊养殖产业中,并依然在创新路上保持领跑姿态。
2023年,上河集团与榆林学院签约了氢能源、畜牧兽医、矿区生态修复等领域的11个重点项目,总计划投资1000万元,双方还计划联合建立博士工作站,为推动创新技术、数字农业、高品质人才培育提供平台,以此来实现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我们从江苏、浙江等地引进湖羊,和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高校合作,围绕胚胎移植和杂交等进行深入研究,开展杂交改良实验,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提高肉羊生产性能、产品质量及市场竞争力。”常乐堡湖羊养殖基地副经理李晓慧介绍说。
饲料是湖羊养殖的重点,其中青贮玉米柔软多汁,富含营养,适口性好,易于消化,是湖羊冬季的好饲料。2022年,上河集团租种了周边近4000亩土地,其中60%种植了青贮玉米。
“一只湖羊从羊羔到出栏,大概需要饲草1000公斤。”据上河集团副总经理刘双成介绍,种植青贮玉米,不但可以享受林草部门的免费草籽或每亩50元的种子补贴,还能够轻松的享受畜牧部门的青贮补贴,解决了牛羊冬季饲料不足的后顾之忧。
对于产业的发展,政府的鼓励措施尤其是“真金白银”的支持十分重要。近年来,榆阳区积极探索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饲草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模式,每年拿出1.2亿元以上的资金对湖羊养殖规模在1000只以上且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养殖场实行奖补,拿出不少于3000万元奖补资金发展草产业,促进了多家湖羊养殖相关公司发展壮大。
刘双成进一步解释说,从建厂开始,政府就有很多的补贴。比如,羊舍硬棚每平方米200元,草棚饲料库每平方米150元,青贮窖每立方米100元,堆粪发酵场每平方米100元,生产用房每平方米500元,这些都非常大程度上减轻了企业负担。
西安上河湖羊火锅店经理岳晓锐介绍:“我们的羊肉全部来自常乐堡养殖基地,只选用6个月的小湖羊,每天现切,极速配送,肉质新鲜,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深受大家喜爱,回头客非常多。”
目前在西安和榆林的繁华区都有上河湖羊火锅店。不过对此李双雄却说:“现在主要都是高端店,人均消费在240元左右。为了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品尝到高品质的湖羊肉,我们正在打造几个社区店,预计人均消费可降至70-90元。”
火锅店只是上河湖羊产业链中的一环。总经理王玉虎介绍说,集团正在布局养殖、屠宰、存储、冷链运输、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实现从初级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跨越,打造“上河湖羊”本地特色农业品牌。
随着自身产业链日趋完善,上河集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应、社会效益不可以小看。该公司现在同48家合作社、28户农户签订了合作协议,带动周边农户在煤矿采空区闲置土地上种植饲草4万亩,带动5000户农户发展饲草种植、1000户农户发展湖羊养殖,将2000户脱贫户嵌入了湖羊产业链中,做到以养好“一群羊”带动了“一方富”。
作为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该企业还成立了羊产业联盟社会化服务中心,组建专业方面技术团队,免费为全市中小型湖羊养殖企业、合作社、养殖户提供圈舍建设、生产管理、营养配比、疫病防控等技术服务,推动形成榆林肉羊产业科学、健康、有序发展的合力。
作为土生土长的榆林人,李小平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热爱,他总是尽其所能回馈社会,回报家乡。
帮助当地多所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并设立了专项奖学金;在常乐堡村建设了老年幸福院,为附近的村庄进行道路硬化…….截至目前,该企业在公益方面的捐款和资助已经达4000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26名。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期间,该企业还给入驻其办公楼的13家企业减免租金近30万元。李小平个人多次被省、市煤炭行业评为“优秀企业家”,获得陕西省西部大开发“创业十杰”。
在奉献爱心的同时,上河集团也感受到了税惠春风送来的温暖。仅2023年,企业享受鲜活肉蛋产品免征增值税优惠,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减免共计154万元,并减少了应纳税所得额210万元。
“现在办税越来越简单方便,很多涉税业务都可以‘非接触’办理,还能通过扫描认证面部信息,推送相关涉税事项,‘随心办’‘随时办’成为常态,像我这样的‘老手’已成为办税大厅的‘稀客’了。”财务负责人石英英笑着说。
不过,最令石英英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由于集团业务较为广泛,以前办税人员要去8个税务部门办理报税、取用发票等业务,不但麻烦还容易出错。榆阳区税务局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主动将集团全体子公司的涉税业务调整至同一税务机关进行统一管理。“这为我们办理业务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基地现在已经建有研学、户外拓展、休闲书吧等,植入了多元业态,一个集种养繁育、屠宰加工、生态农业、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示范项目正在逐渐成型。
业内人士认为,上河集团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矿区采空塌陷区综合治理、资源枯竭型地区转型升级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但前进的步伐依然在继续。据了解,目前该企业正在全力打造全国最大肉羊产业链基地,并在进行上市相关准备工作。(榆林市税务局供稿)
167座标准化羊舍列队排开,干净整洁的羊舍内,给水、投料、消毒、换风全部智能化操作,湖羊们一个个通体雪白、膘肥体壮……在全国首家数字化农场——榆林市榆阳区的常乐堡湖羊养殖基地,现代化的养殖场景令人印象非常深刻,不久前这里还被评为2023年度国家级生态农场。